重要通知:

当前位置:首页

新郑法院真心换真心化解聋哑人借贷纠纷

* 来源: 新郑市人民法院 * 作者: * 发表时间: 2022/09/21 8:51:58 * 浏览: 30

 双方当事人都是“聋哑”人,造成诉讼异常困难,法官通过自学一些简单的手语,又邀请专业的老师当翻译,让双方当事人十分感动,通过法官的努力,将这起“聋哑人”借贷纠纷案件成功调解。原告王某通过微信向法官说:“这一年为了催要借款,身心俱疲,作为一名聋哑人,原以为打官司是一件劳心劳力的事,没想到法院可以这么迅速地解决我的困扰,感谢韩法官!”

    新郑王某和赵某都是“聋哑”人,因为双方相似的生活经历,让双方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。2021年8月至2022年2月期间,赵某因做小生意急需用钱,向王某借款,并声称只用三个月,王某陆续向赵某借款共计4万余元。三个月到期后,赵某却因手头紧推三阻四,王某多次催要,被告却屡屡推托,王某遂将赵某告上法庭。

    这是一起案情普通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,但因双方当事人均为聋哑人,无法用言语进行沟通,使诉讼过程变得异常困难。韩冰通过短信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,在核实双方当事人身份信息无误后建立了微信群,通过微信与他们进行简单的交流,通过初步询问,被告赵某对欠款事实予以认可,但对于还款方案,王某要求一次性付清,赵某则称分批还清,双方因还款产生了分歧。韩冰从中看到调解的希望,决定组织双方共同到龙湖人民法庭参与调解。韩冰为了让诉讼沟通更顺畅,专门邀请了专业的手语老师作为翻译,自己下班后找到手语老师学了一些简单手语,为调解这起案件打好基础。

    在调解过程中,手语老师将双方当事人的调解意愿准确传达给对方,韩冰通过简单手语与双方当事人沟通交流,无形让双方当事人十分感动,也架起了一座法官与当事人之间沟通的桥梁。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调解,双方各让一步,在得到王某同意后,赵某分三次将4万元还给王某,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。调解成功后,原被告不停地向韩冰用手语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。

    新郑法院在审理这起“聋哑人”纠纷案件中,创新工作方法,主动作用,用“听得到”公正,“看得见”的公平保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行使,用心办实事、解难题,在办理老人、妇女儿童、残疾人等弱势群体案件时,更加注重为其提供优质、高效诉讼服务,积极营造一个无歧视、无障碍、人人都可以参与其中的法制大环境。